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三十一、兩件大好事

關燈
三十一、兩件大好事

好巧不巧,剛剛降落沒走多遠,迎面就撞見了鄒啟明。

鄒啟明興奮地朝鄒儀行禮,笑道:“祖師爺,您回來了!”

“回來了。”鄒儀點頭,隨後,將目光移動到周邊區域,“這是怎麽回事?”

“啊,是這樣的,上一次您回來的時候帶來了大量書籍,其中就有幾本書是論及建築與設計的。我讀的時候覺得頗為有趣,就想來實際試驗一番,於是乎這裏就變成這樣子了!”

“哦,原來如此。”

鄒儀邁開步子,開始欣賞鄒啟明的設計傑作。

閣樓的卯榫雕刻精致、結構堅固;道路或用石板鋪就,或用木板鋪就,周邊種上花花草草;人工挖的小池塘,甚至還有用來運動的400m跑道。

書房、練功房、男生宿舍、女生宿舍、倉庫,每種生活功能都由獨立所承擔。

還真別說,設計得有模有樣的。

“這些,都是你一個人設計的?”

“對,基本都是我設計的。其他人則按照我的要求,幫手幫工,花了兩個多月才修建好的。您,覺得怎麽樣……?”

“嗯,非常好!”鄒儀滿意地拍了拍鄒啟明的肩膀,眼神中充滿了欣賞,“這才是作為門主應該有的主見和責任,能主動做事,積極作為,造福門人!你做的非常好!以後再接再厲!”

鄒啟明還是第一次得到如此的誇揚,臉上的笑容根本掩不住,上排牙齒全都咧了出來,“必不負祖師爺期待!”

“啊對了,你的功力……”

鄒儀忽然發現,鄒啟明體內的靈氣濃度愈加濃郁了,相比上一次簡直翻了幾倍。

通過按在鄒啟明肩膀上的手向內視察,發現他三顆金丹皆已成熟,散發金光,丹內靈氣濃郁似海。

人體內有三處丹田,在兩眉間者為上丹田,在心下者為中丹田,在臍下者為下丹田。人體內靈氣流動,以這三處丹田為起始、中轉、結末站。

在這三處丹田凝結靈氣,化出金丹,便是修士在結丹境所要做的主要工作。

不同宗門有不同的結丹方式。有的宗門先專修上丹田,先把上丹田的金丹修成熟,再修中丹田、下丹田;有的宗門三處丹田一起修,將三顆金丹同時雛形一直修到圓滿。

傲天門的結丹方式屬於後者。

所以,鄒啟明現在體內三顆金丹皆以成熟,說明……

“你結丹境圓滿階了!”鄒儀驚呼。

這才三個多月不見,鄒啟明就從結丹境中階到了圓滿階,可謂是極大的進步!

“啊,是的,”鄒啟明自己也沒想到自己進步如此神速,“或許是耕田的緣故。”

“耕田的緣故?”

“因為土地本來就富含靈氣,耕田鋤地的時候,土地內的靈氣就被激發出來了,而恰巧我們正在運動,全身毛孔舒張,於是吸入體內的靈氣就更多了,修煉也更加快速!”

“原來還有這種原理!”

古來修士只知閉關修煉、打坐靜處,認為修煉就應該靜靜坐著、然後吐納呼吸,殊不知其實運動起來對修煉更有好處!

這個道理,認為“仙人以耕田謀生是恥辱”的人,是無法體會到的,成為了千萬年來仙人們的認知局限!

“我們白天耕田,將外界靈氣吸入體內。到了晚上打坐入定,將白天吸入體內的靈氣進一步煉化,使其化入金丹內部,促進金丹成熟。

隨著時間推移,我們對於這一過程更加得心應手,因此化入金丹內的靈氣也越來越多,修煉速度的也越來越快!

所以不單是我,其他人的境界也有了非常大的進步。甚至有的人已經超過了我,開始嘗試邁入化虛境的門檻!”

“好啊,好啊!”

鄒儀現在欣喜無比。短短半天時間,就一連知道了兩件振奮人心的事情,誰能不喜悅!

“說到耕田,那中稻怎麽樣了?”

“中稻已經成熟了!可是……”鄒啟明忽然面露難色。

鄒儀一疑,“怎麽了?”

“您跟我來吧。”

跟著鄒啟明來到倉庫。

大倉庫內部分成了很多間小倉,每一間小倉都儲存著不同的食物,倉內印刻的保鮮法陣也各不相同,因為每種食物的保鮮條件也不相一致。

打開其中一間小倉的倉門,眼前是白花花的大米。

“這就是兩個月前收獲的中稻了。當時中部那座山的耕地還沒改,依舊分為南北兩坡,現在這堆是北坡的大米。”

“北坡的話,是當時新開辟的那片田吧?”

“是的。”

鄒儀拈起幾粒米仔細查看,並沒有發現跟以前的大米有什麽不同。

“看起來雖然一樣,但吃起來卻有點不同。”

鄒啟明用小石杯勺起一小勺米,施展功法將其加熱至成熟。為了便於比較,他又跑到另一間小倉,取出南坡的舊米,將其加熱至成熟。

“祖師爺您嘗嘗!”

鄒儀嘗畢兩種米,發現北坡的米相比南坡的米,口感差了些許,米內的香氣也差了些許。

“怪了,都是同一種土質,同一批人種,同一種耕作方式,怎麽質量就產生差異了呢……?”關於這點,他沒有多想。

他更關心的是傲天洣專賣店的事。

“雖然說這北坡的米相比其他什麽華山米胭脂米也仍好上些許,可這米是要拿去專賣店當奢侈品賣出去的啊。”

“質量差了,顧客肯定能嘗得出來。到時候口碑就會下降,銷量降低……”

一瞬之間,他就思索到了許多對策。

“除非轉換經營策略,將傲天洣分為上品和中品。北坡的米為中品傲天洣,售價放低,服務中端市場;南坡的米為上品傲天洣,售價保持,繼續服務高端市場。嗯,行得通……”

鄒啟明見鄒儀的思想偏離正題,插嘴說到:“我覺得質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水的問題!”

鄒儀的思緒被打斷。“水?”

“沒錯。《道德經》有言,水幾於道,因此有河流流通的地方,靈氣的流動也相對較好。

先前我們的耕地是南坡,南坡底部有河流流經,因此靈氣流動更通暢,而且土壤也更滋潤,因此種出來的米很好吃。

而北坡則無河流,靈氣流動不暢,土壤含水率也相對更低,開辟成耕地後,相比於南坡就差了些許,所以種出來的米質量也差了點。”

鄒儀悟了,“原來還有這種說法。”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